旅游标准化研究优秀文章|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解读

来源:本站 2025-1-01 12:00:00

旅游标准是旅游活动和旅游行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标准化在推进旅游治理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在《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GB/T 26358-2022)正式颁布实施后,指导了一批旅游度假区建设,在度假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生态文明建设、智能化管理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有效帮助旅游度假区实现可持续发展。2023年,“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对度假区建设发展方向有重要指导意义。新质生产力是指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是在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新技术革命推动下,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效率提升等手段,实现生产力质的飞跃和经济模式转型的一种新形态。通过概念定义,可以找到与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的共通之处,旅游度假区发展,离不开创新、绿色,主要依靠传统度假资源吸引游客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度假区未来发展需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的解读,探讨旅游度假区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1. 度假环境绿色发展实践

1.1 绿色低碳

旅游业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领域,旅游度假区在进行标准化建设中需贯彻绿色发展和低碳、节约理念,在开发建设、运营管理过程中要落实生态文明的具体要求,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的和谐统一。

在《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国家标准中,对度假区度假环境氛围营造、人工环境打造等提出要求。在度假区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从规划之初对建筑设施选址及密度的衡量、人工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处理到后期运营管理中采取环保节能措施降低能耗都践行了绿色发展理念,与新质生产力的绿色环保特征不谋而合。同时,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也有效帮助旅游度假区在建设运营中实现绿色健康发展。

1.2 以人为本

旅游度假区标准化建设强调度假区应与当地人文环境的融合,要求实现社区与度假区共建共享。在具体实施措施中,完善针对老龄人口、残障人士等特殊人群的服务设施则体现了度假区的人文关怀。例如西岭雪山花水湾旅游度假区作为新国标实施后四川省的首个国家级度假区,在建设运营过程中通过引入游客叫号系统、设立老人儿童专属休息区、针对特殊人群发布景区优惠政策等措施,体现了度假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新质生产力是以人为本的生产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尤其是在我国已经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年轻人存在对情绪价值供给的高需求,需要度假区在运营中以人为本,充分融入人文关怀,给予游客良好的旅游体验感和情绪价值满足。

2. 度假产品及服务品质提升

2.1 科技创新、创意策划驱动度假产品升级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要求度假区度假产品数量丰富、品质优良,新质生产力的新兴技术应用助推度假产品升级换代。当前VR/AR、5D及元宇宙技术相对成熟,互联网技术崛起,基于环境和生活,通过对文化IP的挖掘,加上AR、VR、MR等科技应用,再加上虚实结合的空间营造,文化场景转变为沉浸式情境,让人体验到感官的震撼和思维的认同。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注重引导文旅深度融合,将文化融入住宿、餐饮、购物等度假体验的方方面面中。技术运用加上创意策划促进了文旅深度融合,例如青岛文旅运用高科技的全息投影技术将古画《清明上河图》变成了让人宛如画中游的多维立体互动项目,完成从现代到宋代的“穿越”之旅。度假区开发多样化度假产品,有效延长了游客在度假区停留时间和度假区生命周期。

2.2 智能设施应用提升度假区服务能力

高质量旅游度假区需要高质量环境设施和高质量服务,《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中对高质量度假区建设提出标准要求。旅游度假区通过利用新质生产力下科技创新成果,促进度假生活方式转变,满足长期度假旅游者多样化生活需求。例如机器人送餐、机器人讲解、智慧导览系统、智慧停车系统等智能设施建设应用有效提高了度假区服务力和接待力。

3. 智慧管理

3.1 管理结构优化提升管理效率

针对旅游度假区管理机构人员冗杂、管理效率低下等现实问题,新质生产力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方向。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意味着度假区管理人员需进行优化组合,进而优化管理结构,提升管理效率。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明确提出度假区管理机制需要健全高效,综合治理能力强,能够有效统筹管理辖区内各经营主体。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科学素养和技能水平是提升度假区管理人才供给水平的重要路径。在具体措施中,注重引进度假管家、专业规划策划人才、组建专业团队、定期对度假区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有助于旅游度假区管理结构更新、运作创新、效率提升。

3.2 科技创新提升度假区管理能力

传统度假区管理主要靠人对人的服务,科技含量不高,新质生产力所体现的数字化转型特征,在旅游业主要表现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运用,促进旅游业智能化转型。利用大数据可以实现度假区消费市场态势分析、度假旅游者画像收集分析,从而细分度假市场,有助于度假区管理机构及时掌握度假区发展情况,对辖区游客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对度假区安全应急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在度假区评级考察中,通常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这就要求度假区具有完善的安全监测、应急管理系统。人流监测系统等技术的运用有助于管理机构及时掌握游客分布情况,及时作出反应,对度假区高峰期人流集中区域进行安全疏散。

4. 度假品牌升级

4.1 培养游客品牌忠诚度

新质生产力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活动的持续活跃,社交平台的多样化带动营销方式创新,针对潜在游客的数字营销手段契合了《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中对度假区要通过多样宣传形式扩大知名度,提升品牌影响力的要求。

截至2024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国家级度假区85家,但并非所有度假区都具有广泛的品牌影响力。旅游度假区发展需要长期的战略规划和持续的文化投入,引发游客情感共鸣,树立培养游客对度假区的品牌认知。度假区管委会需注重旅游产品的品质提升与服务优化,产品与营销共同发力,通过构建完善的旅游生态体系,将短期流量转化为长期稳定的客源基础,实现游客对度假区品牌忠诚度的转化。

5. 总结

如今我国社会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要求实现旅游度假区的高质量供给。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意味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对服务、管理、营销等的赋能作用,有助于度假区构筑新的竞争优势。

《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标准强调了生态文明、文旅融合、科技创新、餐饮节约、文明旅游等内容,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度假区资源化时代已经过去,产品化时代成为主流,场景化时代代表未来。新质生产力引导辅助旅游度假区标准化建设,推动旅游度假区高质量发展。然而在具体实施中,仍需注意宜整合盘活度假区现有存量,不宜过分依赖新科技花大代价打造新产品。

(作者:范雅菲,成都汤盘铭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来源: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