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景区存在的运营管理问题!

来源:本站 2023-11-16 12:00:00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90%的景区在运营管理都会踩到哪些“坑”,景区运管又有哪些高效管理法则?

01、景区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调整,动力不足

运营管理者身份重叠,职责不清。目前我国景区运营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传统经营模式,即管委会模式,二是产权对内分离模式,即国有企业模式,三是产权对外分离模式即民营企业整体租赁模式和上市公司模式。

在景区运营管理主体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除政府型管理机构外,大部分景区设立的机构是事业单位性质却行使行政职能;二是管理机构政企不分,行政管理与经营管理混同,致使统一管理职能弱化,政企不分使景区管理机构混同于一般经营机构,失去了从社会公共利益出发严格公平执法的地位,客观上削弱了管理机构的行政管理职能。

在具体的管理人员方面,由于景区大多归属于政府或央企,其管理者大多兼有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人员,景区运营管理中可能缺乏足够的主动性、积极性、专业性,且存在较多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导致旅游服务水平低、旅游产品设计初级,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话语权,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能有效地转化为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从景区管理部门来看,目前的政府部门职责划分有利于明确分工,但过于刚性的职责分工也易导致各自为战、互不配合。

旅游景区管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事企不分、权责不明的问题突出,旅游景区不能统一有效地管理,与旅游业跨产业,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特性极其不匹配。

1.png

02、景区运营资源有待补充,活力不足

景区高层次人才匮乏。从2019年7月中国景区协会组织的西部景区实地调研来看,以青海、甘肃、宁夏范围的30多家景区为代表的西部A级旅游景区,高层次人才匮乏严重制约着景区发展和提质升级。

在具体的人才类型方面,缺乏建设规划型人才、实干技术型人才、高层次运营管理型人才、智慧化建设型人才、金融型人才。

其中,高层次运营管理型人才的匮乏,一方面,受限于旅游景区工作环境及发展空间的客观因素,人员流动频繁,招不来人才且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受景区淡旺季及运营成本影响,基层员工素质参差不齐,给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如在旺季需要大批工作人员上岗,他们当中不乏零经验、不懂旅游、未曾接受过专业化培训的社会人员,加之旅游旺季游客大批量涌入,为管理者在员工培训和经营活动开展等工作增加了难度。

景区在运营上未能实现根本突破,主要在于其对专业运营管理团队及核心旅游项目专业负责人和操盘手的严重缺乏,人才的缺乏使景区运营在产品设计、战略定位、项目导入等管理工作中存在割裂及片面化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景区管理缺失”的不良民众口碑。

1700116677009092738.jpg

03、景区的智慧化、标准化打造不力

景区的智慧化提升、服务质量标准化打造已成为当下景区转型提质的重要方向,但客观总结与分析全国范围内的多数景区,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忽视管理对景区运营的积极调节作用,景区在运营内容、方式及管理过程中,欠缺专业化管理意识和思维,直接影响景区欠缺对市场准确把脉的判断力。

“文化+科技+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在旅游景区中渐次兴起,但深入景区实地调研,不难发现其发展中的弊端显而易见。

目前,文化创意与科技应用在景区景点的融合创新仍处于市场导入期,产品导入过程中欠缺与景区整体发展理念的统一构建,甚至与景区整体运营格格不入;智慧景区也主要停留在刷手机入园、安装摄像头远程观察景区接待实况等入门级的水平;各景区纷纷火热追捧的文化IP塑造中也很少见到能够有效提升游客体验度和服务品质感的原创IP,更不用说能够给未来留下遗产的文化创意了。

如果理念和本质没有革命性的改变,只是加几个文化和科技概念,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景区传统、守旧的底子。

1700116702864015546.jpg

04、景区投后运营管理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大部分景区运营模式处于初级阶段,仍维持在收入靠门票、运营靠人扛、管理靠经验的管理状况。随着旅游投资领域的跨界融合,景区运营管理方面的短板愈发凸显。由于整体旅游发展阶段所限,投资资金多集中在传统旅游景区类型项目中,大量的资金用于旅游项目的硬件设施建设,忽视了在软性运营服务方面的投入。

与此同时,受传统景区开发及管理认知的局限,景区硬件设施建设得到相当重视,而忽视景区研发、营销、管理的相应投入,尤其是景区品牌塑造及营销不到位。未来旅游的发展必然以基于消费价值的服务运营为主,因此旅游景区在未来发展方向上应具有一定前瞻性,景区建设需相应侧重运营服务而非单一重视景区硬件设施建设。

来源:景区职业课堂  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