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赋能文化产业发展提质升级

来源:本站 2024-11-21 12:00:00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经历产业转型、内部洗牌、升级换代的阶段后,正朝着高质量、高层次、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与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创新融合发展,将带动文化产业实现提质升级。

以创新赋能文化产业发展提质升级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 金元浦

党的二十届三中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新一轮改革 二十届三中全会提起出了300多项新改革举措,其中包括文化发展的大跨步改革决策,展开了又一个新的改革时代。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历史性变革。这个变革,上接百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下接今天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发展的新任务、新目标和新要求。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在经历产业转型、内部洗牌、升级换代的阶段后,正朝着高质量、高层次、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与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创新融合发展,将带动文化产业实现提质升级。可以确信,在“十四五”及2035文化强国建设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将处于更加重要和突出的地位,并将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双线交错的发展态势

我国文化产业是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平台,是具有经济形态的重要产业。它将传统哲学、文化理念、辩证思想、历史典籍、文艺场景,经过当代创意设计,转化为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化产品。当我国经济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所带来巨大的文化需求,正在塑造文化经济的新形态。

从供给侧来看,互联网与数字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文化产品的创作与销售,加快了产品创新与产业化升级的步伐。从消费端来看,截至2024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特别是“90后”“00后”这些互联网“原住民”,迅速占领了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等数字文化消费的高地。可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终端等适应消费升级的新型数字产品销量也呈爆发式增长。

随着基于网络平台的文化消费不断增长,线上线下协同互动的消费生态也在不断优化。处于文化产业龙头地位的出版、旅游、演艺、电影等行业积极应对文化消费新趋势,开启了数字化的创新升级之路。同时,与互联网相关的文化新业态逐渐占据产业的重要位置,在走向未来的经济贡献方面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文化产业由此呈现出双线交错的发展态势,在跨界融合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条线是本身便源自线下的文旅产业、演艺产业、出版产业、影视产业、体育产业,以及非遗创新保护等。以旅游产业为例,在传统旅游的基础上,已逐渐细分出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休闲旅游、度假旅游、体育旅游、医养旅游、健康旅游等不同领域,带动特色小镇与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以贵州的“村超”“村BA”为例,火爆的赛事不仅融合了旅游、体育、社交等元素,同时极富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从根本上看,这是人民群众对休闲娱乐新需求的体现,显示出文化与市场的双重效应。

在这条线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领域非常值得关注。其中一部分非遗项目与现代人生活的关联度相对不高,应把这部分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放在博物馆内展示。而另一部分非遗项目已经通过创意和实践转化为文化创意产品,变成了新的时尚潮流。例如,在很多旅游景点都能看到年轻人们身着汉服拍照打卡,成为文化产业中非常经典场景和案例。

另一条线是文化正在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无人机等前沿技术相结合。一大批高科技文创企业以新的高端产业形态,彰显文化的新魅力。入选“2024·全国文化企业30强”的华强方特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2023年起,开展无人机表演、沉浸式互动娱乐等业务。无人机表演团队编队规模超2500架,首年运营就完成300多场、超30万架次飞行表演,成为企业全产业链业务之一。表演内容除了卡通动漫形象,还有龙、凤等中华传统文化标识的图案,以及古城、古塔、历史文化建筑等极具属地文化特色的元素,为现场游客带来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

双线发展的形态过去是两条平行线,你有你的技术,我有我的游客,你有你的高层级,我有我的老人缘。未来的双线交错必须走向双线融合的新形态。相对传统的文化产业需要结束门票经济的尴尬境地,亟需高科技的形态和新技术的大力支持,需要数字化沉浸式体验的新场景。需要人工智能元宇宙的大平台。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则亟需文化养料、需要历史记忆,需要无数故事,需要人文情境,需要国民情感储存。二者相需为用,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最近大火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就很好地诠释了双线融合、突破当下的新态势。而多年来美国则不断征用、滥用各国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积存,如好莱坞,因为美国缺故事,缺历史,缺观众的共同记忆,只能在编造未来上赌“复活”。

在文化新业态、新产业、新场景兴起的背后,是需要金融投资机构看清大势,高瞻远瞩,肯下决心大投入,为新产业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据告知,仅的深圳南山,就有1500家人工智能类的新公司。我们需要十个、一百个甚至数千个《黑神话》。

科技创新助力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信息等技术带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出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对于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并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产业、引领产业和支柱产业。

根据2019年8月,科技部等6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领域包含开展语言及视听认知表达、跨媒体内容识别与分析、情感分析等智能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开展人机交互、混合现实等关键技术开发,推动类人视觉、听觉、语言、思维等智能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创新应用;开展文化资源分类与标识、数字化采集与管理、多媒体内容知识化加工处理、VR/AR虚拟制作、基于数据智能的自适配生产、智能创作等文化生产技术研发;开展文化产品多渠道发布、多网络分发、多终端呈现等文化传播技术研发;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技术基点,突破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创意设计、文物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文化旅游等领域系统集成应用技术,开发内容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化体验技术应用系统平台与产品,优化文化数据提取、存储、利用技术,发展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数字化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

以虚拟制作为例,VR,即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通过高清建模和全景视频打造真实的临场感。AR,即增强现实技术,融合了图像智能识别和空间呈像技术,能够实现虚拟图像与现实的融合。二者可以创造出人与环境、主观与客观、真实与梦幻之间无数种鲜活灵动的场景。让人们的视角超脱于现实,让所见的景象更加生动逼真。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创作设计沉浸式艺术,开发创意文化项目。通过放大、复制、扭转、叠加等方式重新定义人们所处的环境。例如,沉浸式体验展览或沉浸式戏剧,颠覆以往线性的剧情模式,将故事实体化,打造观众可以亲身体验的作品和故事情节,和演员一起演绎剧情。

目前,虚拟制作、人工智能等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文化活动与市场项目中。带动流量与经营实现双增长的同时,文化与科技融合也已成为文化企业做优做强的重要因素,激发其推出更多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文旅部不断推出沉浸式文旅优秀案例,最近又推出改革创新二十佳和38个典型案例。

但现实中,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发展仍有很大提升空间。这表现在很多文化企业,拥有好的内容却缺乏对最新技术的理解,无法通过新的技术手段和渠道,获得市场关注。同时,很多科技企业虽然有技术,懂操作,但在策划、内容、传播等方面还有明显欠缺。因此,迫切需要一个有特定文化内容,有科技系统支撑的多层次、大范围的大型交互平台元宇宙,在广阔平台上促进产业交流与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发展业态、内容形式、传播手段、消费路径、“走出去”方式的优化与升级。

文化金融合作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不断深化文化金融合作,致力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建立起文化产业投融资领域的政策体系框架。文化金融作为极具特色的金融业态,正在进一步融入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为加大金融业支持文化产业的力度,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对接,2010年4月,中宣部、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国家9部委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这是我国首次出台鼓励金融与文化产业全面对接的政策性指导文件,明确了创新信贷产品、完善授信模式、建立和完善配套机制等任务和措施,为金融支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2014年3月,原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提出创新文化金融服务组织形式、建立完善文化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加快推动适合文化企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完善文化企业信贷管理机制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旨在缓解金融服务供给与文化发展需求间的矛盾,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自2016年以来,文化金融进入创新与规范的平衡期。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文化企业等各方汇聚力量,积极探索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和一系列有效措施。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取得显著成效,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文化企业积极主动运用金融手段实现自身发展,完善了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各类社会资本积极投入文化产业,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

在开拓文化产业市场的金融机构中,银行业一直是服务文化产业的中坚力量和文化金融创新的重要领域。针对文化企业普遍具有轻资产、规模小、高风险、抵质押难的特点,银行业通过产品创新、业务流程与机制创新、综合服务创新和组织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信贷资金支持。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对30家银行的调研数据,2008-2022年,30家银行中有16家银行针对文化产业融资特点发行了信贷产品,且部分产品于2022年底仍然续存,占比为53.33%;文化创新产品贷款余额为1085.4亿元,其中专属产品贷款余额为881.24亿元,占比高达81.19%。2022年,各类企业共发行文化产业债券64只,同比下降15.79%,但是整体发行总额达到579.14亿元,同比上升6.91%。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文化金融已成为极具特色的金融业态之一,一些城市结合自身特点,推动文化金融积极融入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经济建设。2023年12月,北京市东城区和浙江省宁波市成为首批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两地将通过开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更好推动文化与金融合作的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创新,建立和完善覆盖文化企业各发展阶段、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有机结合的融资服务体系,不断扩大文化企业融资规模和文化领域社会资本投资规模,形成若干行之有效、可持续和可复制推广的文化金融合作模式。

随着文化与金融产业提质升级,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文化金融市场将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将金融资源向新科技、新赛道、新场景集聚,助力文化产业的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

来源:元浦说文 清大文产品牌部  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