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如何赋能文旅发展?解锁立体化旅游新体验
来源:本站 2025-4-21 12:00:00
近年来,“低空经济”频频登上政策头条,已然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发展方向。从日常生活中的无人机送餐,到颇具未来感的“空中的士”;从热门景区的独特观光方式,到关键时刻发挥重要作用的应急救援,低空经济凭借其“上天入地”的强大科技力量,正源源不断地为文旅产业注入全新活力。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再度着重强调“安全健康发展低空经济”,预示着万亿级别的庞大市场正蓄势待发。那么,低空经济究竟如何为文旅发展赋能?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究其中的奥秘!
01
创新体验:低空视角下的文旅新场景
低空经济的关键所在,便是打破传统空间的束缚,为游客营造出“立体化”的文旅独特体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空中观光:
游客能够乘坐直升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或热气球,从独特的低空视角俯瞰那些壮丽山河。以深圳东部通航推出的“空中黄金路网”为例,仅仅20分钟便能从深圳直抵珠海,巧妙地将原本单调的通勤过程转变为一场令人惊叹的“高空观光秀”。乘客在飞行途中,不仅能清晰看到城市的繁华脉络,还能将沿途的海景尽收眼底。在河南栾川县重渡沟景区,通过低空观光的方式展示峰林溪流,让游客以全新的视角领略乡村的自然风光。以往游客只能在地面仰望山峰,如今从空中俯瞰,峰林的奇特造型与蜿蜒的溪流相互映衬,让传统乡村游重新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2. 科技表演:
无人机编队灯光秀、飞行汽车穿越天坑等极具科技感的表演,已成为文旅领域全新的吸睛亮点。四川兴文石海景区成功举办的全球首例飞行汽车穿越天坑验证活动,堪称一次大胆且成功的创新尝试。活动期间,飞行汽车精准地穿越天坑,周围无人机编队闪烁着五彩灯光,共同构成了一幅震撼的画面。此次活动不仅成功串联起“一海两山”低空旅游圈,还通过网络直播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关注,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
3. 沉浸式体验:
“绿色航空飞行营地”,将航空运动、研学教育与文旅进行深度融合。营地推出“飞行+休闲”一体化项目,游客不仅可以亲自体验驾驶小型飞机的乐趣,还能参与航空科普课程,了解飞机的构造和飞行原理。此外,营地还配备了休闲度假设施,游客在体验飞行的刺激后,能在舒适的环境中放松身心,真正实现了延长文旅产业链,为游客带来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
02
服务升级:低空技术破解景区痛点
低空经济绝非仅仅是打造“空中风景线”,更通过一系列技术创新,切实有效地提升了景区的运营效率:
1. 物流配送:
美团无人机在深圳节日大道、黄山景区等地开通航线,成功解决了高峰期配送难题。以往在旅游旺季,景区内游客众多,传统配送方式难以满足需求,常常出现配送延迟的情况。而美团无人机投入使用后,最快仅需8分钟就能将商品送达游客手中,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在黄山景区,利用无人机运输物资,不仅降低了约1/4的运输成本,还成功突破了地形限制。一些偏远景点物资运输困难,无人机能够轻松抵达,确保物资及时供应。
2. 安全管理:
无人机凭借其灵活便捷的特点,能够对景区人流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巡逻安全隐患。在青岛栈桥,每到旅游旺季,游客数量剧增,容易出现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通过无人机在空中喊话疏导游客,能够及时引导游客前往安全区域,避免人员过度聚集,有效提升了景区的安全保障能力。同时,无人机还能对景区的基础设施、山林火灾隐患等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上报处理。
3. 应急救援:
低空飞行器在景区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响应。例如深圳丰翼科技利用无人机配送医疗血液,成功打造出“分钟级”生命通道。在景区内,如果游客突发疾病或遭遇意外,需要紧急输血,无人机能够快速将血液送达,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救治时间。此外,直升机等低空飞行器还能用于紧急救援被困游客,将受伤游客迅速转移到医院进行救治。
03
区域联动:低空经济助推乡村振兴与城市转型
低空经济与地方文旅资源实现深度融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差异化发展模式:
1. 乡村文旅振兴:
河南积极探索“低空+农业+文化”模式,通过建设通用机场,完善乡村基础设施。通用机场的建设不仅方便了游客的进出,还为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当地推出“低空观光+民俗体验”产品,游客乘坐低空飞行器俯瞰广袤的农田和乡村风光后,还能深入乡村,体验传统的民俗文化,如剪纸、捏泥人等。这种模式激活了乡村经济,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2. 城市文旅升级:
深圳、上海等城市着力打造“低空黄金路网”,极大地缩短了城市间的通勤时间。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时间成本非常宝贵,“空中的士”等低空交通方式能够让他们更高效地出行。同时,低空旅游项目也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旅游亮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自贡市依托航空产业园,大力发展“低空+文旅+飞行培训”产业。游客可以在这里学习飞行知识,考取飞行执照,同时体验低空旅游的乐趣,培育了新的消费热点。
3. 区域协同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精心规划低空经济合作示范区,深圳、香港先行试点,积极推动跨境低空旅游一体化。通过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打造跨境低空旅游线路,游客可以从深圳乘坐低空飞行器前往香港,欣赏不同地区的城市风貌和自然风光。这种区域协同发展模式,不仅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共享,还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
04
挑战与未来:如何飞得更高更稳?
尽管低空经济赋能文旅发展的潜力巨大,但目前仍面临着三大瓶颈:
1. 空域管理:
当前空域审批流程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简化,同时优化空域资源配置。在旅游旺季,景区周边空域需求大增,常常出现飞行受限的情况,影响低空旅游项目的开展。相关部门应建立更加高效的空域管理机制,合理划分空域,确保低空飞行器能够安全、有序地飞行。
2. 成本与普惠性:
eVTOL等低空飞行器单次飞行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普及。为了降低成本,需要通过共享空域,提高飞行器的使用效率,同时推动规模量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规模的扩大,成本有望逐渐降低,使更多游客能够享受到低空旅游的乐趣。
3. 市场教育:
部分消费者对低空旅游的安全性存在疑虑,需要加强安全宣传与体验式营销。例如祥源文旅推出飞行营地试飞活动,让游客亲身体验低空飞行的乐趣,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同时,通过宣传低空旅游的安全保障措施,提高消费者的接受度。
未来,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如《低空经济促进法》立法提议的推进,以及技术的持续迭代升级,低空经济必将从小众走向大众。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预言:“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即将来临”。
结语:低空经济,文旅产业的“新翅膀”
从“无人机送咖啡”的便捷服务,到“空中瞰山河”的震撼体验,低空经济正凭借强大的科技之力重塑文旅生态。它不仅带来了效率革命,更实现了游客体验的全面升级,为游客创造出更高效、更安全、更愉悦的旅游价值。随着政策、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协同进化,低空经济必将成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未来已来,你准备好“飞”向新旅程了吗?
来源:读道文旅运营 交旅咨讯 文章仅供学习交流,不作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